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在线充值

中原工学院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06|回复: 0

九天未来用航天教育把宇宙拉到孩子们面前

[复制链接]

768

主题

768

帖子

694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94
发表于 2021-12-24 17:40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享用更多功能!灵感论坛,推动创造力的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航天教育:futurenine.cn
11月24日,在由芥末堆主办的“或跃在渊:教育的信心与发展”GET2020教育科技大会素质教育分论坛上,九天未来CEO李天麒发表了《在孩子中寻找中国未来的“马斯克” 》的主题演讲。李天麒认为航天教育要表达的东西有四个方面,宇宙观、系统思维、巅峰体验和爱国主义。2016年到现在,九天未来做了四件事——天上有星、地面有站、入校有课程、出校有配套基地。

  2018年2月,九天未来发射了全国第一颗教育共享卫星,叫做少年星一号。随后九天未来带上孩子到发射场里面做尝试,做航天教育方面的体验。在地面,校园里有卫星的测控分站,让孩子在教室里能够发射和接收卫星信号,同时还有航天科普实践类课程。此外,在硬件方面,作为航天教育的载体或者是配套,少不了卫星的套件,或者是运输车的套件。在西安、湖北和贵州,九天未来开设了研学基地九号宇宙,一个沉浸式的航天主题互动体验馆。
  以下是演讲实录:
  我想带大家梳理一下美国航天的发展和马斯克、贝索斯以及美国相关产业的基本逻辑。首先我们来看美国,美国第一枚火箭是1926年发射成功,1958年NASA成立,成立之后NASA发射了第一颗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,同时在1961年开启了人类最伟大的探月工程——阿波罗登月计划。一系列美国航天的大事件应运而生。这是从技术角度来讲。
大家再来看另外一张照片,航天相关的产业,包括人才的培养、文艺作品的诞生等。

  1968年,斯坦利·库布里克执导电影《2001太空漫游》,同时在马斯克、贝索斯出生的年代,美国的航天事业无比繁荣。在阿姆斯特朗迈出第一步的时候,贝索斯刚好5岁,也就是当这些企业家在成长、成年的时候,有无数的航天事件发生。中国和美国在航天教育上最大的区别是,1958年,NASA成立的同时开了两条线,一条线是技术创新,也就是航天器,还有一个线就是教育。在中国这条线其实等了很久。
  中国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,甚至比美国的NASA还要早两年。之后的若干年中,科技的发展毋庸置疑,无论是两弹一勋还是今天的探月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,而教育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进步。2005年,钱学森老先生问了一个问题,为什么中国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来世界顶尖的人才呢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但今天我们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。
2016年,将每年的4月24号定义为中国航天日。大家看一下2016年第一次中国航天日的海报,我相信如果有平面设计的同学在现场,看到之后早晕倒了。这样的海报能够代表中国航天吗?能够代表中国航天的未来吗?肯定是不行,但随着不同的商业公司、不同的组织形式的诞生,在去年的时候海报变成了这样。从2016年开始,中国的航天科普慢慢起步了。

 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,我们面对的困难是非常多的,我们在做这个事之前首先做了很多调研。我们看到美国的小学生在组装自己的卫星、美国科学的课堂中已经有了航天的主题,但是对于这件事,我其实并不是特别震惊,因为美国的航天始终在世界的最顶尖。下面这张照片我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一下,随着航天任务的进行美国人做了什么事呢?美国出了一个阿波罗11号教师的手册,有190多页,里面告诉教师如何在小学讲阿波罗、如何在中学讲阿波罗、如何在高中讲阿波罗,这是美国在航天教育方面做得尝试。直到今天上午嫦娥5号的任务中,我们都没有做到这样。这就是我看到的差距和我担心的中国航天或者中国航天教育的未来。
  2016年我们暂时算是起步,这一路面临着艰辛。之后的一段时间,我们梳理了航天教育要表达的东西,简要看来是四个方面,宇宙观、系统思维、巅峰体验和爱国主义。2016年到现在我们做了四件事——天上有星、地面有站、入校有课程、出校有配套基地。
  2018年2月,九天未来发射了全国第一颗教育共享卫星,叫做少年星一号。随后九天未来带上孩子到发射场里面做尝试,做航天教育方面的体验。在地面,校园里有卫星的测控分站,让孩子在教室里能够发射和接收卫星信号,同时还有航天科普实践类课程。此外,在硬件方面,作为航天教育的载体或者是配套,少不了卫星的套件,或者是运输车的套件。在西安、湖北和贵州,九天未来开设了研学基地九号宇宙,一个沉浸式的航天主题互动体验馆。
  我觉得在未来的十年、二十年中,素质教育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。
  最后总结,三句话,想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:
  第一句话,用启发引导和唤醒,替代课堂中的“你想好了再说”。
  第二句话,我觉得现在坚持素质教育,是中国未来五十年人才储备的一个必要的付出。
  第三句话,希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,能够关注航天科技教育,能够把宇宙拉到孩子们的面前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中原工学院论坛 ( 豫ICP备11003946号 ) 百度统计

GMT+8, 2024-6-18 07:18 , Processed in 0.088511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© 2010-2017 中原工学院团委 | 中工灵感论坛

请将您的想法告诉我们,帮助我们改进服务 请将您的想法告诉我们,帮助我们改进服务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